衛生部擬推醫療器械集中采購 行業洗牌在即 |
| 發布日期:2008-11-03 09:40:04 |
不久之后,我國所有非營利性機構采購高值醫用耗材的選擇范圍,將交由政府的“有形之手”引導。記者從衛生部相關部門獲悉,2008年度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的候選品種目錄將在近日出爐。 這是衛生部有史以來第一次組織全國醫療機構的集中采購,涉及心臟起搏器類、電生理類、心臟介入類、周圍血管介入類這4類高值醫用耗材。最終,71家企業的948個產品成為成交候選產品。衛生部將把這些成交候選產品制成目錄,然后提供給各家非營利醫院?!霸瓌t上,非營利醫院不得購買目錄以外的產品,各地也不得再對目錄以內的產品重新議價?!毙l生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主任李洪山對此表示。 醫療器械,特別是高值醫用耗材,同一產品在不同地區的價格差別較大,加之名目繁多的招標中介費用,以及購銷過程中的商業賄賂,使得各地醫療機構醫療器械采購種類混亂,價格越招越高,許多醫療設備的購買價遠超國外的購買價。進而導致醫療成本攀升,增加患者負擔。李洪山說,這次集中采購的工作原則是“合理降價”,對歷史原因造成的同一產品價差過大問題逐步解決。 據了解,2004年衛生部組織了8省市醫療器械的集中采購,北京市又于2006年、2007年組織了兩次集中采購,3次平均降價幅度為26.51%、22.15%和5.69%。此次的集中采購是在前3次基礎上的再次降價,對比國內銷售最低價格和北京市2007年度集中采購價格,成交候選產品降價幅度分別是10.08%和4.47%,采購價格再創新低。李洪山估算,如果此次的價格可以順利在全國推廣,將使高值醫用耗材平均降價25%。而且,此次集中采購實現了部分產品的全國統一采購價格,為全國制定統一的醫療服務收費價格奠定了基礎。不過,李洪山也強調,降價并不是政府集中采購的惟一目標,還是要維持生產商、醫療機構、患者之間的利益平衡。 供應商擔憂舊體制回潮 “過去參加招投標的過程中,次數頻繁,還要全國到處奔波,以后每年只需參加一次,就可能把產品推向全國的醫療機構。的確方便了不少,也降低了企業成本?!币晃贿M入候選產品名單的供應商在感到輕松的同時,也表示了他的憂慮,“但完全由政府決定醫院可以采購什么醫械,是否會產生部分暗箱操作和不公平競爭,恐怕還要看未來的具體操作?!? 如何確保醫療器械集中采購過程公開公正,是許多供應商最為關注的問題。 據了解,目前全國每年的醫療器械采購額近300億元,衛生材料采購額為400多億元。雖然今年5月廣東疾控中心正副主任因“采購中的經濟問題”遭雙規,暴露出醫療用品集中采購的一些問題。但從現有的政策信息看,醫療用品采購改革模式仍傾向于體現政府主導以及非營利性質。此次全國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候選目錄的醞釀出爐,也正標志著2007年7月發布的《衛生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器械集中采購管理的通知》(簡稱《通知》),正逐步變為現實。 按照《通知》,高值醫用耗材將交由衛生部集中采購;大型醫用設備管理品目錄中的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納入省級集中采購范圍;其他醫療設備和耗材,則將制定省級和地市級集中采購目錄。
|
| [關閉此頁][打印此頁] |

湘公網安備 43010302001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