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ggkym"><option id="ggkym"></option></option>
     

    “人血白蛋白荒”是“油荒”翻版

    發布日期:2007-11-12 10:23:30


     據報道,人血白蛋白供應緊張已經持續大半年以上。但奇怪的是,患者家屬卻總能通過其他渠道買到這種救命藥。不過,一支起碼要比醫院里的貴50%以上。據悉,是因為價格差異令到經銷商不愿供貨。雖然10月份廣東省將人血白蛋白最高零售價提到國產360元,進口378元。但經銷商自爆人血白蛋白出廠價已經400元出頭,賣給醫院將虧本。


      好一個翻版的“油荒”!實在像極了。

      眾所周知,“油荒”是由于石油這種原料價格大漲,而終端油價受國家調控不能隨意漲價造成。那白蛋白也是同樣的道理。由于血液制品管制嚴格,去年單采血漿站轉制改造,一些管理不完善的血站被關閉,全國采漿量直線下滑,使得以血漿為原料提煉的人血白蛋白生產面臨大面積停產,成本直線上升。

      那既然國內油價可以上調來解決油荒,為什么白蛋白價格不能上調到成本以上來解醫院和病人的救命之需呢?

      說來話長。藥品的定價并不是按照市場價,今年3月競價采購時,人血白蛋白供貨還不緊張,廠家就報出了260-280元/支的入圍低價。而國家發改委的最高零售限價是330元/支。

      8月份時廠家出廠價已經漲到320元左右,而國家發改委在9月25日才將最高零售價提高到360元?,F在出廠價已經400多元,零售價則500-600元不等,可發改委的最高定價卻紋絲未動。

      雖然掛網陽光采購新方案特別規定,對于人血白蛋白這類“救命藥”,只要藥商報出的價格不高于國家發改委的最高定價,就可以同“廉價老藥”一樣不競價不議價,通過“綠色通道”直接入圍。但誰敢超過國家發改委的最高定價?

      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白蛋白荒”主要的原因就是國家發改委的定價制度太滯后所致。有經銷商和大醫院藥房負責人提出,藥品采購能否也考慮一下物價漲跌的大環境?像白蛋白這種救命藥,能不能借鑒石油定價,可以相應隨市場價格波動?

      雖然藥品不是普通商品,但白蛋白這種救命藥的價格是否應該更靈活一點?只有“綠色通道”是不夠的。希望發改委有關部門多下基層調查,不要只把藥品降幅當做自己的業績,而應該更關心一點救命藥品的保證供應問題,這種用量不大的個別藥品漲價對CPI指數還不至于有什么影響。何況現在就算你怎么限價,正價是買不到的,而黑市價照樣反映了市場價。

    文章來源:新快報    


    [關閉此頁][打印此頁]
    日本女优在线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亚洲特大A级猛片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美女扒开粉嫩小泬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