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國醫療衛生改革主要措施進展情況 |
| 發布日期:2007-01-19 09:48:32 |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實施的第一年。全國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廣大醫療機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衛生工作全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積極研究和妥善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各項醫療衛生改革主要措施得到落實,取得一定的進展。 一、規范醫療服務價格與信息公示情況 2006年,各級醫療衛生機構進一步加強醫院管理,規范醫療服務價格,實施醫療服務價格信息公開,進展如下: (1)全國22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制定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目錄,占地級及以上城市(地區)數的68%。與2005年比較,制定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目錄的地級市(地區)增加23個。 (2)全國1.48萬家醫院實行醫療服務價格公示制度,占醫院總數的78%。與2005年比較,實行醫療服務價格公式制度的醫院增加246家。 (3)全國實行醫療費用“一日清單制”醫院1.19萬家,占醫院總數的63%。與2005年比較,實行“一日清單制”的醫院增加427家。 (4)全國有4198家醫院實行單病種(5種以上)限價收費,占醫院總數的22%。與2005年比較,實行單病種限價收費醫院增加602家。 (5)全國有4338家醫院實行“單病種住院信息公示制”,占醫院總數的23%。與2005年相比,實行單病種住院信息公示制醫院數增加1156個。 (6)全國有7198家醫院設立了價格監督管理科室,占醫院總數的38%。與2005年比較,設立價格監督管理科室醫院增加327家。 二、醫院輔助診斷檢查互認制情況 2006年,全國有242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實行輔助診斷檢查互認制(一單通),與2005年比較,實行“一單通”城市增加77個。2006年參與輔助診斷檢查互認制(一單通)的醫院有5791家,其中:三級醫院624家。目前,醫院間輔助診斷檢查項目互認制主要在二級和三級醫院之間實施。 三、合理用藥、使用高價耗材及網上藥品招標采購情況 2006年,全國采取限用抗生素措施的醫院8650家(占醫院總數的46%),其中:三級醫院615家(占三級醫院總數的65%);與2005年比較,限用抗生素醫院增加1146家,其中三級醫院增加37家。全國實行“高價醫用耗材告知及審批制度”醫院6551家,其中:三級醫院為568家。比2005年5500家(三級醫院510家)相比有較大進展。全國實行網上藥品招標采購的地級及以上城市204個,網上藥品采購簽訂合同金額499.2億元。與2005年比較,網上藥品招標采購城市增加32個,簽訂合同金額增加86.7億元。 四、開展和實施惠民醫療服務情況 2006年,全國開展和實施惠民政策的醫院數2479家,比2005年增加1457家;各級各類醫院設立扶貧(濟困)病床6.8萬張,比2005年增加4.3萬張;扶貧病床收治病人254.33萬人, 收治病人比2005年增加132.82萬人;扶貧病床共減免醫療費用9.87億元,減免醫療費用比2005年增加5.63億元。全年財政撥付醫療救助金額1.28億元,比2005年增加7200多萬元;醫療救助213.9萬人次,比2005年增加134.3萬人次。 2007年,在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研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的同時,衛生部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廣大醫療衛生機構繼續轉變思想觀念,明確工作目標,堅持服務宗旨,堅持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通過加強醫院管理,規范醫療服務,優化醫療執業環境,落實醫療衛生改革的主要措施,有效提高服務質量,減輕群眾負擔,忠誠為群眾的健康服務。
衛生部新聞辦公室 二七年一月十日 |
| [關閉此頁][打印此頁] |

湘公網安備 43010302001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