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ggkym"><option id="ggkym"></option></option>
     

    醫改模式破題在即 醫藥商業面臨機遇

    發布日期:2006-11-22 09:50:42



        衛生部有關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模式的選擇,引起了市場對醫藥類公司的關注。的確,中國醫改備受關注,改革模式的重新選擇必將帶來整個醫療衛生領域利益格局的大調整。有分析人士指出,在“以藥養醫”狀況勢必得到改變的情況下,醫藥流通業將從這場變局中迎來可貴的發展機會,其受惠程度將遠遠大于醫藥制造業。

        “以藥養醫”成為眾矢之的

        醫療問題近年來成為民生熱點,有關醫療體制改革的討論也日趨深入。不久前,國家發改委還在其網站上開辟了“我為醫改建言獻策”的專欄,面向全社會征求意見和建議。在留言中大家普遍對“以藥養醫”體制催生的行業腐敗和失職多有詬病。事實上,醫改探索至今,明確醫院的公益性質,加強政府投入已成為多方面的共識。

        而在投資機構的行業研究人士眼中,“以藥養醫”的局面造成醫院成為藥品銷售的最主要渠道,醫藥類公司得看醫院臉色行事,藥品流通企業的發展自然受抑,由此也帶來商業賄賂滋生、藥業利潤微薄及藥品流通行業秩序混亂的后果。

        醫藥商業有望切得最大蛋糕

        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指出,中國醫改思路變得更加清晰,即在農村普遍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城市推廣社區衛生服務。對此,聯合證券的行業研究員宋華峰指出,由于涉及到與國家發改委的協調問題,衛生部的這一方案可能還不是最終方案。不過,他認為明年“兩會”可能會審議醫改的相關議案,醫改模式選擇有望破題。

        而業內人士指出,醫藥行業“十一五”規劃中,已明確提出五年之內取消“以藥養醫”制度,這將帶來行業的重大變局,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調整。分析人士認為,未來醫院公益性將得到明確,在醫院分割出來的利益中,醫藥流通企業可能會得到最多。原因在于,由于國家將更多地背負起對公民的醫療保障責任,所以對藥品價格會有所控制,制藥類公司可能會直面更多限價措施;與此同時,老百姓將轉而主要從藥房買藥,這給醫藥流通公司帶來了極大機遇。更重要的是,由于藥品涉及到公民健康安全,國家不可能對這一市場完全放開,所以國家可能會扶持幾家大的醫藥商業集團來穩定市場秩序。

        分銷體系強大公司受到關注

        有市場分析人士透露,今年年初以來,醫藥商業類公司已經引起機構投資者的關注,認為有可能成為醫藥行業中的亮點,其中最受關注的是那些分銷體系強大、實力雄厚的上市公司。

        國藥股份被認為是這樣的公司之一。該公司控股股東國藥控股由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與復星醫藥合資組建,旗下有兩大平臺,即國藥股份與一致藥業。其中,國藥股份近來業績不斷超出預期,申銀萬國近日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國藥股份今年前三季度實現銷售收入21.15億元,同比增長21.7%;實現凈利潤6781萬元,同比增長58%,每股收益0.51元,超出了研究機構的預期。拉動業績增長的主要因素就是公司分銷業務銷售收入和毛利率的上升。與此同時,資料顯示,2002年~2005年,我國醫藥分銷企業已經從13000多家減少到7000多家。根據業內人士觀點,醫改雖然給醫藥流通企業帶來發展機遇,但對藥品品牌效應的要求更加強烈,未來號召力不強的中小流通企業將被淘汰出局,行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此外,在醫藥流通集團日益重視擴大規模、跑馬圈地的過程中,相關優質上市公司將獲得大股東進一步資產注入,目前也被市場看好。

    文章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關閉此頁][打印此頁]
    日本女优在线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亚洲特大A级猛片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美女扒开粉嫩小泬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