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改新方案有望今冬或明春出臺 英國模式受青睞 | 
| 發布日期:2006-09-19 09:50:57 | 
本報另從權威渠道獲悉,國務院醫改小組設在國家發改委,由發改委主任馬凱和衛生部部長高強任雙組長。如果不出意外,醫改大方案今年底或明年初即可出臺。目前,醫改小組比較青睞政府承擔公共衛生及全民基本醫療的“英國模式”。 消息人士稱,從表面看來,“英國模式”照顧了公平,卻犧牲了效率,從而受到許多人的指責。但英國的醫療體制提高了實際的效率,“因為它真正做到了預防為主”。 有分析認為,在英國的基本醫療體系中,社區醫生對每戶人家的健康狀況了如指掌,加上由政府組織的各種體檢,隨時可以把許多疾病消滅于萌芽當中。如此,盡管許多大型公立醫院的服務不能盡如人意,但真正去大醫院看大病的人卻減少了許多。因此,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看,“極大提高了效率”。此外,對于農民,新方案仍將堅持推進農村合作醫療。 日前在上海舉行的一次論壇上,衛生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的演講也印證了上述消息人士提出的“英國模式”構想。這位官員透露了中國未來醫療衛生體系的“一二三四五”策略。 一個目標,即建立惠及全體國民的衛生體系,保障每個人獲得基本衛生服務,提高全國人民的健康水平。 兩層服務體系,包括以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為主的初級衛生保健體系,以及解決急危重癥(大病治療)為主的二三級醫療機構體系。 三重保障制度: 首先是基本醫療服務保障制度,通過政府一般稅收籌資、政府直接舉辦醫療機構、利用適宜的醫療技術和基本藥品、免費向全體國民提供,解決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公平問題; 其次是社會醫療保險制度,通過立法強制全體勞動者加入,以家庭為單位參保,保費由雇主和雇員分擔,政府可資助弱勢群體加入,以解決大病風險問題(大病保障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為基礎); 第三為商業醫療保險,創造條件促進商業醫療保險公司發展,公民自愿加入,以滿足多層次的醫療保障和醫療服務需求。 四項實施策略: 第一是加快衛生基本法的立法工作,明確衛生發展的目標、公民的健康權利以及各級政府對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的責任; 第二是保障衛生投入,確定政府法定的衛生投入水平、完善問責機制; 第三是完善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運行機制,保證公立機構的公益性,保證微觀機構的行為與衛生發展總體目標一致; 第四是衛生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統一精簡高效的管理體制,保證衛生發展與改革的總體目標的實現。 五個關鍵問題則包括公私合作伙伴關系、支付制度、基本藥品、管制、發揮中醫藥作用。 顯然,這些改革舉措并不是衛生部一個部門能夠完成。正如高強部長在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所說,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涉及十幾個部門,相當復雜。據了解,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涉及的部門主要有國家發改委、衛生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物價局、財政部、民政部、教育部、工商總局等。 來源:中國青年報  | 
| [關閉此頁][打印此頁] | 

 湘公網安備 43010302001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