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ggkym"><option id="ggkym"></option></option>
     

    藥店莫拿零利潤作秀 四點不容忽視

    發布日期:2006-09-13 11:39:58

        最近,河北一家醫藥公司大量散發廣告,宣稱其下屬的藥店1000種常用藥品“零利潤”銷售讓利于民。該公司稱:所謂“零利潤”就是按進價銷售,公司不賺一分錢。

      這家醫藥公司喊出“零利潤”的口號,需要足夠的勇氣,但筆者認為,進價銷售是好事,但“零利潤”藥店背后折射的卻是商家銷售的噱頭。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一些精明的商家打出了諸如“零進場費”、“零團購費”、“零酒水費”等大旗,乍看很能吸引人,其實不少是誘人上鉤的“餌料”。就說“零酒水費”,并不是所有的酒水都免費,而是由酒店指定的某一品牌的酒水,并且嚴格限制消費數量。換而言之,消費者所得實惠少得可憐。

      作為一種促銷手段,“零利潤”藥店也是如此。由于進貨渠道不同,各家藥店進價也不盡相同,即使從同一廠家進貨,價格也因訂貨數量大小而不同,誰能考證藥品的利潤為零?再說,當藥品銷量達到一定數額時,即使按照進價銷售,也不會出現虧損。因為,廠家可以通過獎勵政策,向藥店返還部分利潤。這“部分利潤”,已被提前支付,豈能說是“零利潤”?再說,藥商所謂的進價,已經包括了員工的工資、費用、獎金等。藥商盡管宣稱“按進價銷售”,但“理所當然”已經在進貨中獲取了既得利潤。

      不管動機如何,“零利潤”銷售確實讓群眾得到了實惠,也讓其他醫藥公司感到了壓力,從而不斷增進服務意識、降低進貨成本。但有幾點不容忽視:

      一是警惕“零利潤”銷售的噱頭。不要將本來的好事淪為愚弄消費者的把戲,如此最終必然失去市場;

      二是貴在堅持。畢竟“零利潤”銷售有一定的損失,商家應具有打“持久戰”的思想;

      三是避免觸發無序的“低價大戰”,以免相互壓價,落個兩敗俱傷;

      四是加強藥品質量監管,警惕個別不良企業從非正規渠道進貨,使假冒偽劣流入市場。

      惟有如此,才能保障“零利潤”銷售下藥品質量,真正造福于民。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關閉此頁][打印此頁]
    日本女优在线电影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亚洲特大A级猛片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美女扒开粉嫩小泬91